標題:

中國人有發明哪些東西?

發問:

請問中國人除了發明紙還有發明什麼東西?可以請各位給我一些答案嗎? 麻煩請給詳細一點,謝謝

最佳解答:

豆腐是我們中國人的偉大發明 最著名的有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等四大發明 一般外界多以為「香道」源於日本,其實道地是中國人發明的,資料可查自宋朝品香即為文人雅士的一種休閒活動 中國人發明銅、錫冶煉成青銅的技術 造紙原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傳到日本經過改良 ... 黏貼在紙盒、櫃子表層,成為具有實用價值的生活藝品,可使物品美觀可愛,更可擦洗 ... 紫微斗數中國人的偉大發明, 指南車乃是由軒轅黃帝,或者周公所創。但據歷史考証,指南車是三國時魏國的馬鈞所創造的。當時他做的指南車被魏明帝御用,但不久已經失傳。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才再由祖沖之修造成功。指南車的車上有一個舉臂的木人。它利用差速齒輪的原理,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南方。它由五個齒輪造成,車輪輻寬六尺,車上繪龍虎花鳥,由馬匹牽著前進。指南車在行進前先使木人手指對向南方,行駛間車身轉多少度,右邊的車輪便帶動小齒輪,再牽動大平輪向相反的方向轉多少度,在各輪的相亙配合下使木人一直指向南方。從這可以證明,中國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經創造了齒輪,發現了差動齒輪原理,創造了差動齒輪機,比西方早了千多年! 數學的成就有商高定理,祖沖之將圓周率算至第十二位...天文上中國有最早的太陽黑子,日蝕,月蝕以及慧星的紀錄,元朝的郭守敬制作的授時曆與現今世界公認的標準曆法核對,並無差錯~ 中國人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眼鏡。盡管眼鏡發明誰為先至今仍是個謎,但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卻是不爭的事實。 孔明發明的木牛其實就是單輪手推車。利用熱氣將物体升空,孔明製作孔明燈 紙鳶(風箏),最早用於軍事上,做為空中傳遞訊息的工具,相對地中國人出現最早的防空系統~ 五代時期中國有位皇帝將一個犯人架在類似今日的滑翔翼上,在空中滑翔近兩公里,中國人有了最早空中飛翔的紀錄 降落傘最早也出現在宋朝的雜耍團中。竹蜻蜓構造看似簡單,但其若沒有傳至西方,可能拖延了今天直升機的發明~ 龍洗的出現說明了古代中國人巧妙地利用水波的頻率~ 宋朝時中國首都出現世上第一個夜市,同時出現世上最早的24小時全年無休的商店,餐廳出現世上最早的供客人使用的菜單及完善的外送服務~ 紙的發明,中國人在五代時期玩紙牌的風氣就很普遍,這些紙牌可說是爾後西洋撲克牌的前身,一般認為西洋棋源於印度,但很有可能西洋棋最先源於中國的占卜術,而後傳至印度~ 北宋的沈括紀錄世上最早的人類使用石油的紀綠,馬可波羅在遊記中也寫道中國最先使用煤的紀錄。馬可波羅最後也將中國的麵條帶回歐洲 十世紀時中國出現第一部機械鐘,功為主要用於天文,但為皇宮裡被發明而後沒將此技術公開於世,所以到清朝時中國人對於西洋鐘的構造感到吃驚不已~ 明輪船(就是船身的側面有類似水車的那種船),十九世紀的洋人在揚子江看到了明輪船時一直吶悶何時這項技術傳至中國,但中國人早在西元一世紀時就發明了明輪船。電影中西方古代的水手總在暴風雨來臨時冒著生命危險爬上帆柱上去收帆,但在中國(可能受到摺扇的啟發),中國人的帆就像摺扇一樣,水手可在甲板上直接收帆,能夠逆風而行的帆差不多在三,四世紀時被中國人發明,西方則晚至拿破倫時代了。中國造船術的防水隔艙(可能受到竹子的啓發),使得船身即使有破洞也不至於沉船,但西方這項技術可能晚至鐵達尼時代才出現~鄭和的船艦今日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木造船術~ 還有諸如瓷器,蠶絲這些大家都很熟悉,古代希臘人稱中國人為"送絲的人",可見西方人對蠶絲的依賴有多大

其他解答:

墨斗、斧鉋、鋸、魯班尺(門公尺)、鋪首、戰船、機車、磨、碾、鉆等等】, 傢俱、門窗、桌椅、櫥櫃、床|||||1.指 南 針 :與 磁 石 有 著 密 切 的 關 係, 磁 石 是 由 四 氧 化 鐵 所 構 成 , 具 有 明 顯 的 磁 性。同 時,磁 石 又 影 響 到 人 們 對 地 磁 的 認 識 而 在 其 中 以 航 海 事 業 的 成 就 最 為 顯 著 既 有 鄭 和 七 下 西 洋 , 更 做 就 了 哥 倫 布 的 偉 大 航 海 成 就 。 在 唐 代 時 還 是 如 此 。 到 了 元 代 , 人 們 已 經 不 立 論 陰 晴 , 都 用 指 南 針 來 導 航 , 而 且 , 這 時 的 海 上 航 行 還 發 明 了 羅 盤 針 路 。 羅 盤 針 路 是 根 據 實 踐 中 的 記 錄 .例 如 當 時 海 船 從 溫 川 開 航 , 就 「 行 丁 末 針 。羅 盤 針 路 的 發 明,使 一 路 航 線 一 目 瞭 然 , 提 高 了 航 海 的 準 確 性 和 可 靠 性 。 2. 紙的發明者-蔡倫 我們日常生活用的紙,機器紙多以木材做為原料,而手工紙則使用了桑皮、楮皮、三椏、蕘花等植物做為原料。最有名的宣紙還使用了特殊的橝皮呢! 造紙助料: 在造紙的過程中,使用的助料有很多,最基本的為蒸煮與漂白兩種。蒸煮助料的作用為去除原料中的雜質,以便取得纖維;漂白助料的作用為去除其中的色素。 造紙過程 1先把樹皮、麻頭、和舊魚網等原料搗碎。 2然後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煮成紙漿。 3再模仿漂絮法,用竹簾席把紙漿撈起,濾去水分。 4最後把殘留在竹簾上的紙絮曬乾,製成薄紙。 造紙術的影響 中國造紙技術的傳播順序,首先為紙張和紙製品,其次為造紙技術。 從公元三世紀開始,中國造紙術就已經開始向外傳播了;到了八世紀,唐朝高仙芝與大食國(當時阿拉伯)在阿拉伯發生戰爭首先在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境內)建立造紙廠,隨後造紙術傳向了歐洲。十六世紀,紙張傳遍歐洲,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時間,中國的造紙術傳遍了全世界! 3.雕版印刷 雕板印刷術發明的確切年代尚無法確知,較為可信的說法是「隋朝說」,即六世紀的隋、唐之際。雕板印刷術的發明,刻板和刷印的熟練程度是其產生的工藝條件,此外,紙和墨的出現和普及是其產生的物質條件,對書籍需求量的增加是其產生的社會條件,在隋朝早已具備。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載,開皇十三年,隋文帝下令崇佛,詔書中有「廢像遺經,悉令雕撰」語,此應為「印書之始」。 雕板印刷在隋朝產生後,就被用來印刷佛教經典、佛像和宗教畫片等,經唐和五代三百多年的發展,雕板印刷術在中國產生後,首先傳入朝鮮、日本,以後陸續傳入伊朗、埃及和歐洲等世界各地,對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活 字 印 刷 術 活 字 印 刷 術 是 北 宋 慶 曆 年 間 ( 公 元 1 0 4 1 - 1 0 4 8 年 ) 由 平 民 畢 昇 發 明 的 。 沈 括 的 《 夢 溪 筆 談 》 記 述 了 他 發 明 泥 活 字 印 刷 及 工 藝 過 程 : 用 膠 泥 刻 印 , 每 字 一 印 , 用 火 燒 煆 , 使 其 陶 化 而 變 得 堅 硬 在 畢 昇 發 明 活 字 印 刷 後 , 活 字 的 印 刷 技 術 不 斷 得 到 改 進 和 發 展 , 並 在 元 代 和 明 代 先 後 出 現 了 木 活 字 和 金 屬 活 字 。 4. 火藥的發明 火藥是古時的煉丹家無意中發現的。那時火藥只是用來放火、灼傷和 發生毒煙而己,後來才發展到爆炸和發射等等。火藥主要的成分主要是硝、 硫及碳。這些都是古代煉丹家慣用的東西,由此證明了火藥極有可能是他們 無意中發現的。火藥的成分也經過了不斷改良的。初期的火藥是硝與其他易 燃的物質合成,至後來才發展至硝、硫及碳三物質合成,他們的比例是10 :1: 3。 火藥的西傳 北宋時中國火藥由遼傳入伊朗,被稱為「中國鹽」。南宋理宗時(公元1320年左右),阿拉伯人從伊朗引進火硝或硝石合成火藥,稱為「中國雪」,用於煙火之中;後又用於管狀兵器作為發射藥。火炮傳入阿拉伯等地區後,阿拉伯人對火藥進行了改造,這種炮中國人稱為「回回炮」。西元1280年,敘利亞人哈桑在「馬術和軍事策略大全」中提到一種叫「飛火」的火藥配方,其中硝、硫、炭的比例為10:1: 3。此外還提到中國火輪、契丹花等煙火名,說明受中國之影響。 5.中國古代發明:青銅器 司母戊大方鼎 1939年,在河南安陽市出土了一尊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鼎高1.3米,口長1.1米,寬78釐米,壁厚6釐米,重832.84公斤。鼎兩側有立耳相對,呈長方形,四足鼎空,所鑄花紋均以雲雷紋為底,腹內壁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據考證,司母戊大方鼎採用了陶范鑄造法,含有:銅(84.77%),錫11.64%,鉛2.79%,和其他微量金屬元素0.8%。傳說此鼎是商王文丁(BC 1112-1102)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是當今世上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之一。|||||中國發明簡史 1.羅盤---發明於西元前4世紀...11世紀才傳到歐洲 2.造紙術---西元前2世紀發明...歐洲於12世紀才開始造紙 3.船舵---西元1世紀開始使用...1180年左右才傳到歐洲 4.吊橋---西元1世紀就已建造...西方直到1801年才有第一座吊橋 5.釣魚線---西元3世紀就有...歐洲於17世紀才開始使用 6.雨傘---西元4世紀就有此設計...歐洲到18世紀才有 7.火柴---西元6世紀開始使用...歐洲到19世紀才有 8.印刷術---西元8世紀就有此技術...歐洲直到14世紀才懂得運用 9.紙牌遊戲---開始於西元9世紀...13世紀才傳到歐洲 10.紙鈔----西元9世紀就普遍使用...1661年瑞士才開始使用 11.火藥---發明於西元9世紀...歐洲到13世紀把它運用於軍事方面 12.火箭---沖天炮12世紀就有...14世紀被歐洲人運用為信號彈|||||嗯........................偉大的中國式共產制度高明的扒竊手法........................除此在古代有風箏指南車及好吃的傳統美食AC82835628592A17
arrow
arrow

    martinewu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